上大学前看了一本叫做《读大学,究竟读什么》的书,当时觉得书中的观点相当的新颖,甚至有些离经叛道,但是又不得不佩服作者讲的的确很有道理。
当时毕竟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,对于“逃课”,也只是简单的想了想,觉得自己应该不会真的逃课吧……但是大学生活刚开始不久,也就开始了自己的逃课生涯,而且越逃课越是觉得大学课堂的确没什么意思,很多东西考自学就可以了,去上课反而是一件很没有效率的事,或者说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。
今天,静下心来,仔细分析分析大学课堂,逃还是不逃。相信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有“逃课”的经历,甚至有些人还逃出了经验。但是谈到问什么逃课,答案就五花八门了,有的人逃课是因为有急事需要亲自去处理,这堂课上不了,可以到其他班去蹭课;而有的人逃课是因为已经知道了,所以也就不想去了,也就呆在寝室或者图书馆异或出去放松放松;有的人逃课则是为了更好的学习,这部分人更适合自学;而有的人逃课就真的是逃课了……
对于学校而言,逃课绝对是必须予以禁止的。不难想象,一个学校有着成千上万的学生需要管理,而且是水平各异的学生(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,更是如此)。既然存在能力上的差异,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,不可让所有的人都乖乖的上课,这样不是扼杀天才就是让庸才更加庸碌(天才在课堂上痛苦,庸才在课堂上梦游)。但是对于学校而言,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,可想而知,要是学校不对逃课进行强行禁止,我想首先逃课的应该是那些为了逃课而逃课的人,然后是那些为了更好的学习而逃课的人……再然后就是群众效应了,逃课之风自然而然也就开始盛行,这时,一个学校还有什么学风可言?还有什么学术氛围可言?或者说这样的学校还能叫做学校吗?所以说当老师拿出点名册,不幸自己又被点中,也就自由自认倒霉了……
而要想打破这个格局,我想,只有等到中国的高等教育从普及教育转型到精英教育模式之后,才有可能。只有当有足够的资源以满足更少的人时,学校层面才有可能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,学校才敢放开逃课的禁令……
从学生层面来看,对于为了逃课而逃课的人,这样的人或许是为了混一个大学文凭,或许就是还不知道该干些什么,过一天是一天吧。对于这样的人,我想在各个社会阶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人。而对于真的是为了学习的人,无论是已经知道了,或者说打算自学的人,对于这样的人而言,我想他们之所以逃课,是觉得在课堂上,老师所讲的只是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东西,真的要深入学习,还是需要靠自己。所以说课堂可去可不去,只要自己慢慢弄,不懂就问就是了。而且自己学,想学什么就学什么,而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深入的学习某一方面。
但是,话又说回来,能够站在大学讲台上的人,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。而课堂上,很多老师在讲课之余也会讲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,这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特有渠道。很多时候逃课的确学到了更多的东西,但是也有些时候会错过一些有用的信息,甚至是机遇……